当前位置: 首页 > 中医药 > 中医专业 > 中医方剂 > 常用方剂 > 清热剂 > 清脏腑热 > 泻黄散
编号:11500816
泻黄散加味治疗脂溢性皮炎41例疗效观察
http://www.100md.com 2007年8月1日 《浙江中医杂志》 2007年第8期
     关键词 脂溢性皮炎 泻黄散 临床观察

    近年来,笔者采用清脾泻火法治疗脂溢性皮炎患者41例,取得满意疗效,现小结如下。

    1 一般资料

    81例脂溢性皮炎患者均来自本院门诊,其中男50例,女31例;年龄13~72岁,平均年龄35.6岁。按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。治疗组41例,男26例,女15例;年龄15~72岁,平均36.3岁;病程3月~16年,平均4.2年。对照组40例,男24例,女16例;年龄13~70岁,平均34.7岁;病程2月~18年,平均3.9年。两组患者性别、年龄、病程、病情等比较,均无显著性差异(P>0.05),具有可比性。上述患者的中医辨证均属湿热蕴阻,根据《皮肤病中医诊断学》[1]中本病诊断标准:头面、胸背及腋窝等处见大片红斑、黄红斑,覆有较多油腻性鳞屑,或少量渗出后结黄色厚痂皮,自觉瘙痒,咽干,口不渴,便溏,纳呆,舌质红、苔腻,脉弦滑。

    2 治疗方法

    治疗组:用泻黄散加味:黄芩、山楂、防风各15g,荆芥、焦山栀、皂角刺、藿香各10g,薏苡仁30g,土茯苓、生石膏各20g,甘草6g。毒热重者加野菊花、银花、茵陈各15g;湿重者去石膏,加炒扁豆、法半夏各10g,陈皮6g。每日1剂,水煎取液,分早晚温服。对照组:维生素B25mg,口服,每日3次;维生素B610mg,口服,每日3次。此外,两组均以本院制剂脂溢洗剂适量,温水稀释10倍后外洗患处,早晚各1次。

    3 疗效观察

    3.1 疗效标准:参照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》[2],治愈:皮损消退,自觉症状消失。好转:皮损消退30%以上,自觉症状减轻。未愈:症状无明显变化,或改善不足30%。

    3.2 治疗结果:经上述方法治疗4周,结果治疗组41例中治愈23例,好转15例,未愈3例。总有效率达92.68%;对照组40例中治愈9例,好转20例,未愈11例。总有效率为72.50%。两组比较,差异有显著性意义(P, 百拇医药(钟 江)


    参见:首页 > 中医药 > 中医专业 > 中医方剂 > 常用方剂 > 清热剂 > 清脏腑热 > 泻黄散